解碼未來辦公環境四大趨勢
遠程打卡、云端開會、實時共享……已經過去的疫情引起人們反思辦公環境,促使全球企業推出不斷調整辦公模式的計劃。前段時間,微軟和Linkedln就共同發表了混合辦公的最新趨勢。另一邊,當下的商業集群、人居環境與辦公業態呈現聚合的趨勢,新技術不斷發展,除了常規的實用性、人性化、美學性等考慮維度,如何兼顧多樣化的工作節奏、生活化配套空間、綠色環保訴求、現代科技運用等多個方面,成為辦公業態的設計挑戰和價值所在。顯而易見,未來辦公環境變革的浪潮已經悄然而至。
未來,辦公人需要什么樣的辦公空間,滿足內心的情感需求,乃至順應新時代的需求?本文主要探尋未來辦公業態趨勢和人對空間的深層需求為議題,圍繞辦公空間、材料、產品,總結四大未來辦公趨勢。讓我們這就來“開箱”看看,有哪些眼前一亮的新材料、新產品、新空間暢想?
#01
數字化驅動——打破未來辦公的物理空間,突破服務邊界
數字技術的支撐,使得未來辦公可打破服務邊界:打破實體與虛擬空間邊界,提供最佳辦公體驗;打破地理邊界,支持彈性的敏捷辦公模式。
Southworks辦公樓 / SPPARC
——世界上最智慧的辦公建筑
Southworks位于倫敦中央,現已完工。它被稱為“世界上最智慧的辦公室”。項目使用荷蘭地產科技公司bGrid研發的物聯網技術,設置了一個中央感應平臺作為建筑的“大腦”,與空調和燈光系統相連。該系統還可以測量其他環境變量,如內外空氣質量、密度、空間占有率和噪聲等級等。智慧傳感器和以IoT為基礎的技術的運用保證項目可以清潔高效地使用空氣、水、電等能源,減少能量消耗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提升建筑的環保性能。
可以遙控的燈光
高科技設備
辦公樓還配置了全球商戶平臺OfficeAPP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樓內租戶可以通過此程序無縫接入各種服務和設施,包括請求辦公桌、預訂房間、點餐、參與小區活動、課題匯報等。它實現了無需接觸的建筑訪問,可以實時收集空間占用情況、環境和空氣質量等信息,并且能夠無接觸控制溫度和燈光。
#02
奔向零碳——辦公建筑可持續發展與健康向上
全球正愈發關注建筑環境在零碳排放和城市韌性發展方面的作用,生態和諧、節能環保、綠色低碳成為辦公發展的顯著趨勢。同時,對于過去疫情的思考,進一步強調了建筑環境對健康福祉的影響,涉及物業保潔、新風濾網篩選、包容性空間和相關服務等,促使業界重新思考如何通過建筑設計和建筑功能促進用戶健康。
慈善彩票公司新辦公大樓
/ 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前沿可持續技術,實現“自產能量”
建筑師設計了一個全方位實現“綠色”的屋頂。這個屋頂橫跨了現有的建筑體量,將原有的舊庭院打造成了一個陽光明媚的地中海式廣場。屋頂由6800片樹葉般的拋光鋁板組成,“樹葉”鋪滿了屋頂,在墻壁和地板上創造出一種美麗斑駁的光影效果,使人仿佛漫步森林中。
通過使用最新的、最前沿的可持續技術,新辦公樓不僅僅滿足于節約能源,更實現了“自產能量”的追求。建筑師在屋頂中安置了949片太陽能電池板以提供能量。此外,屋頂還有雨水收集的作用,為大樓提供37%的用水量。收集到的雨水不僅被用于澆灌屋頂花園,還為消防噴淋系統和建筑沖水系統提供了水源。以上的所有措施使新辦公樓獲得了BREEAM的“杰出”獎項。
#03
混合辦公 ——全球辦公人希望彈性地、隨時隨地分散辦公
三年疫情的顛簸從某種層面上不僅推動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也模糊了辦公空間的界限。仲量聯行近期發布的一份針對全球企業員工的調研結果顯示,66%的受訪者希望在不同地點工作,因此企業能否提供靈活辦公的選擇將成為吸引人才的關鍵之一。
Google后疫情時代的多元辦公嘗試
——個性化/靈活性/流動性/模塊化
在過去的一年中,Google團隊一直在重新構想一個新的混合工作場所,并將拿出全球辦公空間10%的面積嘗試新辦公場所設計,以幫助Google員工在工作環境中進行有效的協作。Team Pods空間:每一個Pod都是一塊空白的畫布。Team Pods空間可以自由組合,既可以分割成一間間獨立辦公室,也可以布置成開放式空間。Campfire會議室:為了應對預期的遠程和辦公室辦公的混合模式,現場的參會者圍成一圈,里面分布著大型顯示屏,保證虛擬參參者與實際參加者處于同一位置,形成一種面對面溝通的方式。
戶外工作區:Google在全球的一些辦公場所建立了戶外工作區,以應對人們容易對冠狀病毒在傳統辦公室中傳播的擔憂。草皮和木地板的圍欄混合在一起,并遍布Wi-Fi供人們在此工作。隱私保護:工位之間的帶有傳感器的自動設備會自動升起半透明的玻璃紙氣球壁,充氣膨脹,以防窺視。非固定辦公桌:只需輕掃工牌即可匹配員工的個人參數以及喜好狀態。對于沒有分配辦公桌的工人來說,這是一個方便的功能,因為他們只需要進入辦公桌系統,它可以校準顯示器的高度和傾斜度,在顯示屏上顯示家庭照片,甚至可以調節附近的溫度。
#04
人性化體驗——以人為本,生活和工作更好融合
“人性化體驗” 是企業員工對企業除實體工作環境以外的印象,它可以提高員工的參與感、授權感和成就感。以“社交”促進協作:辦公室不再是“生產”場所,而成為促進合作、知識分享和創新的會場。辦公場所將被重新定位成“社交中心”,促進員工感知企業文化,增進團隊感情,激發靈感,推動創新。
B:Hive蜂巢辦公總部 / BVN&Jasmax
——如蜂巢般鼓勵人際互動和交融
“B:Hive 蜂巢辦公樓”是由Smales Farm公司推出的聯合辦公空間,初衷是要成為一個讓使用者協同合作并且一同參與社區工作的靈活空間,以此來吸引初創企業、小公司和個人事務所。
辦公樓總共五層,一層則被設計成一個舉辦各類活動的空間,包括一個大型會議論壇區和一系列會議室,可供入駐公司和社區群體使用。連接各處的樓梯位于入口附近,鼓勵人們步行,而不是乘坐電梯,這樣能使工作者有更多機會相互交流、彼此融入。通過使用立面熱煙囪的混合通風方法來將新鮮空氣引入中庭,而中庭上方巨大而清晰的天窗則可以讓陽光照射到建筑深處。樓梯不僅提供了方便的步行活動,也激活了一天的工作動力。工作方式的理念更新、多樣豐富的辦公產品出新、提升坐感與空間舒適度的技術革新,構成了未來辦公空間的無限可能。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辦公服務升級才剛剛開始。只有產品和服務更加貼近商業本質和人的需求,才能在變革中贏得先機。